欢迎来到中安协安全生产培训网   今天是:
官方电话:13910353821    登陆/注册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教育
安全研究:北京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毒跑道”伤害事件说明了什么?
0
发布时间:2016-06-23

(一)毒跑道事件进展情况

      2016年5月24日

      北京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有家长反映学生出现流鼻血、困倦等身体不适的现象。

      5月26日

      早上6时到7时,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北京西城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10位学生家长先后替孩子请假,原因均为“流鼻血”。此后,近50名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时,曾闻到操场上有“刺鼻气味”。

      6月2日

      西城区监察局、环保局、安监局、住建委、卫计委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对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操场和室内空气进行检测。

      6月4、5日

      对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的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全部过程由公证处进行公证,6名家长代表全程监督。

      6月5日

      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确定了6月6日至12日学习方案。为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学校在操场上布置了绿植,在教室内安装了空气净化设备。上课期间,操场停止使用。

      6月12日

      西城区通报了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操场和室内空气的检测结果。除一间音乐教室甲醛超标外,其余教室的空气和塑胶操场检测样本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通报了截至6月10日学生的检查情况。其中137例有超正常值范围指标;33例凝血检查项目超出正常值范围,需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复诊检查;有7例可能患有脂肪肝等其他疾病,需要进一步诊治。

      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此次北京曝出“毒跑道”事件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明确表态,已立刻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二)塑胶跑道产品国家推荐标准

      目前国内国家推荐标准有《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国家标准GB/T 22517.6-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

      参与塑胶跑道标准起草的师建华表示,国家现行标准都是GBT14833-2011标准,该标准起草于2004年,但到2011年中期才颁布。当时国际上对橡胶跑道没有环保指标要求,主要参照国内一些室内粘黏剂和儿童接触的物质进行相应的物质限量。即,对苯类物质(如甲苯、二甲苯)和铅、铬、镉、汞四种重金属直接进行控制。

(三)国内塑胶跑道的路线之争

      传统油性聚氨酯塑胶跑道在国内已发展四十余年,因其弹性、硬度、防滑性、耐用性,受到社会和体育人的认可。

       国内有油性胶水(聚氨酯)和水性胶水两种技术路径,一些传统聚氨酯塑胶跑道从业人员并不认可水性胶水的产品属于塑胶跑道范畴。 “相较油性胶水,水性产品没有毒源,不含任何TDI、MDI、甲苯、二甲苯、甲醛等等。”

(四)毒跑道毒性污染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聚氨酯专家罗教授提出,目前劣质塑胶的毒性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
  第一,是塑胶跑道中使用的溶剂中会挥发含有毒性的甲苯、二甲苯,该物质具有刺激性异味,会造成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但通常跑道竣工一周内就会挥发干净。
  第二,劣质塑胶跑道中含有重金属催干剂——铅盐,该物质能促进跑道凝固定型,但是重金属铅会造成永久性污染。儿童的皮肤与这种塑胶跑道长期接触后,铅会渗透进身体内部,造成血铅超标,也就是铅中毒。环保型塑胶跑道的催化剂,比如说铋盐,催化的效果和铅盐比则效果差、价格贵。但是铅盐最大的问题是有毒,这个毒对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是持久的,对人体也有害。
  第三种也是危害最大的,是跑道中使用的有毒塑化剂,它能增加劣质跑道弹性,使其弹性达到国家标准。塑化剂中最常见为邻苯类塑化剂,过量使用甚至将导致男孩绝育。

(五)针对“毒跑道”事件几点质疑

      1、为何检测合格还会导致未成年人危害症状?是检测标准低,还是致害检测指标未涉及到?出现如此严重症状却为检测合格?是专业问题还是水平问题?

      2、为何只有国家推荐标准,而没有国家强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为何没有相关施工验收标准?

      3、为何众多监管部门,如监察局、环保局、安监局、住建委、科技部、卫计委、教委等,却出现失管,监管出现盲区?

      4、为何不从生命科学领域加以研究?国内有众多的相关职业健康研究部门,如中科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劳动者职业健康研究)、公安部消防研究所(消防员职业健康研究)等,为何没有开展相应的研究?

      5、为何此类跑道在国内发展四十余年,却不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标准?

      6、为何此次事件一出现,相关类似事件都浮出水面?此前有关部门为何对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

      7、为何发生问题,没有为此承担相关的主体责任?为何造成伤害,却没有有关部门、单位在社会上公开道歉?


Tags:
我有话说...
发布

友情链接